端午节的风俗吃粽子的由来

研几2024-06-29 13:39174 阅读27 赞

端午节吃粽子风俗的由来

端午节吃粽子被广泛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。相传,屈原在公元前340年,因国破家亡的痛苦,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。为了保护他的遗体不被鱼虾侵害,当地百姓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。后来,为了纪念屈原,人们在端午节用竹筒装米,投江祭奠,这就是最早的粽子——“筒粽”的由来。2. “粽”驱蛟龙 另一个关。

端午节的风俗吃粽子的由来

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是什么?

端午吃粽子,现在人们普遍公认的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。传说,公元前340年,爱国诗人、楚国大夫屈原,面临亡国之痛,于五月五日,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。老百姓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,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。以后,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,每到这一天,人们便用竹筒装米,投江祭奠,。

端午节的风俗吃粽子的由来

端午节的吃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为何要吃粽子

因“粽子”谐音“中子”,民间有吃了“粽子”能得儿子的风俗。“粽子”是“众子”的谐音,寓意人丁兴旺。4、高“粽”功名 因“粽”和“中” 音近,有“高中功名”之意,寓意学士考中功名。通常古代科举在秋天,因此在端午节时,想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寓意高中。5、光“粽”耀祖 因“粽”和。

端午节的风俗吃粽子的由来

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。

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

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

伤心欲绝,抱石投汨罗江。据悉,在屈原死后,楚国的老百姓都悲痛万分。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,遭到鱼虾的侵蚀。人们都自发的向江中投粽子。2、在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节日习俗,无论南方和北方的老百姓,都会在这一天吃粽子。在这一天,人们都会通过吃粽子来祭奠屈原。

热门排行








精彩内容稍后呈现..
回首页 >>